形态描述
形态特征 壳体微型,侧扁,略呈等边三角形,壳高6mm,壳宽10mm,壳质薄脆。壳面黄褐色。螺层5层,螺旋部微隆,螺层层面光滑,有亮泽,层面色彩变化较大:多数个体(第1种类型)的缝合线稍下方具近长方形的深棕色环带,呈断续分布,整个壳面有很多曲线形浅棕色色带,呈纵向分布;相当多个体(第2种类型)的缝合线上具深棕色环带,盖覆整个缝合线,整个壳面有很多箭头形浅棕色色斑,呈纵向分布;少数个体(第3种类型)不具环带,整个壳面布满黄褐色箭头形或细条斑。底面微隆,光滑有亮泽,外缘乳白色,有一些稀疏的深棕色斑,系由体螺层底缘延伸;内缘深棕色,分两圈,外圈具许多细纵纹,内圈又分两部分,外部具许多细纵纹,内部色深,具5、6条略粗纵条,在有的个体中已不明显。螺轴短而平直,轴唇平滑;外唇薄,内壁光滑半透明。脐部周围向外稍有鼓胀,无脐孔。3种类型基本结构和壳面斜向纵纹一致,并在同一生活小区栖息。
大小
壳体微型,侧扁,略呈等边三角形,壳高6mm,壳宽10mm,壳质薄脆。
生物学
生物学特性 暖水性强,虽然生活区达到亚热带海域,但种群高丰度集中在热带海量达100—200个,该两处海域均有珊瑚礁分布。
生境信息
3种类型基本结构和壳面斜向纵纹一致,并在同一生活小区栖息。
暖水性强,虽然生活区达到亚热带海域,但种群高丰度集中在热带海量达100—200个,该两处海域均有珊瑚礁分布。
暖水性强,虽然生活区达到亚热带海域,但种群高丰度集中在热带海量达100—200个,该两处海域均有珊瑚礁分布。
国外分布
菲律宾群岛,巴布亚新几内亚,爪哇,新加坡,斯里兰卡,马德拉斯海域。
国内分布
其它信息
标本采集地 福建平潭、东山;广东南澳、汕尾、平海;广西涠洲岛,海南新盈、新村、三亚。